2021年11月,《中洋》出刊900期,借此契机,中洋集团邀请多位新闻、文化界大咖,座谈中洋企业文化发展。
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向来自上海、南京、南通、扬州、海安等地的新闻、文化、教育等领域,长期关心支持中洋集团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位嘉宾介绍了中洋集团以及中洋文化的发展。
钱晓明介绍了中洋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洋渔业食品、不动产业、生物科技经济板块的成长过程和取得的成绩,中洋集团“做企业首先是做人,永远是做人”、“永不畏难,永不满足”等为代表的企业文化,1996年10月创刊的企业报《中洋》,每旬一期,对外介绍中洋,对内凝心聚力,对中洋的发展作的突出贡献。
与会嘉宾认可和赞扬中洋集团发展成就,无论从发展中国现代渔业,保护珍稀物种,形成全品类、全产业链、全程可追溯、全渠道模式;无论是坚持走品质之路,引导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无论是傲然挺立的金砖酒店为海安增添荣耀;无论是生物科技,为人类大健康和前沿科技作出贡献,中洋集团一直是行业的骄傲、海安的骄傲、关心中洋的各位老朋友的骄傲。
与会嘉宾畅谈了中洋文化的发展之路,大家一致认为,中洋文化建设起步早,定位高,用心做,成效明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代表。《中洋》定位企业报,准确及时的传递中洋各产业发展现状和成就,而且,把报纸做成精致的艺术品,在全国民营企业中独占鳌头,甚至可以与专业报刊一决高下。
中洋集团常务副总裁朱永祥主持了会议,行政总监叶建华等出席会议。
新华社江苏分社原总编辑
卢殿洛
《中洋》和中洋的产业、产品一起建构了强烈的精品理念,这种精品理念又建构了强烈的精品文化,从这个侧面,我们能读懂中洋文化的精髓,也能找到中洋成功的奥秘。通过手机报,阅读到《中洋》,每期必看,足不出户,中洋了然,这就是《中洋》的力量。《中洋》不仅让人们了解中洋的发展,更能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时代的讯息,这是非常可贵的。
江苏省人大理论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
《江苏法制报》原社长、总编辑
马健
我亲眼见证了中洋成长的每一步,看到中洋集团欣欣向荣,非常高兴。长期在新华报业集团工作,自然非常关心《中洋》,像《中洋》创刊这么久,办的这么专业,应该是我目前看到的中国最好的企业报。《中洋》体现了“四个精”:精准定位,企业办报,专心致志为企业发展服务;精心策划,版面的安排、版式设计、栏目及重要专题显得非常专业;精致服务,服务客户、服务读者、服务自身产业、服务各主管部门;精巧融合,实现了与最新传播方式的融合、适应阅读革命。
《文汇报》国内部主任
郑蔚
《中洋》的使命是讲好中洋故事。讲好故事一方面是指报纸的定位,要始终围绕中洋的经济中心做文章;另一方面是要把报纸办的生动活泼,善于从故事入手,从细节入手,把发展史变成故事会,把科学和经济变的更加生动趣味。从《中洋》来看,做得很好,除了有重大主题之外,还有年轻人关心的话题,甚至很“潮”。我多次到中洋采访,曾经把中洋的报道推上了《文汇报》头版头条,主要是因为中洋对珍稀物种的保护和发展引人注目。近期我还要深入采访中洋刀鱼的产业发展。
《新华日报》传媒智库舆情部副主任
丁亚鹏
来海安采访多次,最近的一次是关于科技创新,海安市领导安排来中洋采访。中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科技创新的大门,海安的科技创新,没有中洋是不完整的,甚至江苏,甚至中国,科技创新都有中洋重要的贡献。希望中洋集团能为《新华日报》更多地提供素材,提供采访机会。
《消费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
魏静
此次来中洋,受益匪浅。每次来中洋,受益多多。中洋“永不畏难,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做企业首先是做人,永远是做人”的理念,给了我们深深的教益。来参加座谈会,我以“敢为天下先”相赠,为你们经济产业的先躯推进,为你们企业文化前瞻发展,有感而发。近期,《消费日报》正在与中洋鱼天下公司合作关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推介主题。
中国税务学院教研部主任、教授
尹磊
《中洋》是中洋集团一路走来的“回忆录”,是面向未来的“公开信”。25年,坚持900期从未间断的企业报,我见所未见。中洋从未忘记面向实体、面向大农业的初心。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这样的企业精神将推动中洋走向下一个70年。
《南通日报》原总编辑
康贻华
《中洋》报纸,我多半是在微信朋友圈里阅读的,每期出来,不少朋友关注、转发,章树山等海安老书记都给与点赞。《中洋》记录了中洋创业进程,是文化力量的滋养,有着创新时尚传播渠道。每当中洋经济有重大决策或重要成果,《中洋》详尽报道,构成强烈的文化冲击波,为中心工作擂鼓助威,营造了氛围,推动着中洋凝心聚力,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