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小河豚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人民日报》记者探访中洋现代渔业

2021-03-01 中洋报 823次浏览

前不久,新春走基层,笔者来到江苏省海安市中洋集团,公司负责人钱晓明讲起河豚等江鱼保护的心路历程,令人感慨万千。

采访时,钱晓明指着一片厂房,想起1989年的一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黄海,江水裹着的泥沙也淤积在滩涂上。“我当时觉得很痛心,这样下去肯定江里很多生物都要灭绝。”于是,钱晓明开始自发地抢救性养殖,在自己公司里养殖中华鲟、扬子鳄、娃娃鱼、胭脂鱼等珍稀鱼类。30多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就是守护母亲河,凭借对长江的热爱,把保护的热情化作务实的行动,为以后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基础。

1997年,钱晓明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咱买的鱼繁殖不了,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那时起,他下定决心攻克长江鱼类的养殖技术。大部分鱼种繁育受制于自然条件,要攻克技术难题实属不易。以长江刀鱼为例,其生性凶猛、出水即死,历经九年,经仿生环境模拟、水源水流调配等技术共同发力,才解决了人工繁育的技术难题。如今走进养殖大棚,智能化设备不间断为鱼群供氧,屏幕实时显示水温室温,旁边还有幼苗孵化桶,这些都是多年积累的技术成果。事实证明,保护长江水生生物,重在发挥科技力量,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以现代化养殖繁育技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助推器”。

当地一位干部直言,“现在对于长江鱼类的协同合作还远远不够,各部门各行业的壁垒还存在。”保护性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统筹各方资源、激发保护动力。钱晓明说,空有热情和技术,没有一个良性运转模式,无法长效稳定地保护珍稀鱼类。企业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以优先保护为基、对接市场为辅,再把利润用于保护,就能实现一举多得。“研究—保护—经营—再研究—再保护”,离不开产学研相结合、企业社会市场相配合,其中的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人才吸纳、市场对接、利润反哺等缺一不可。保护长江及其水生生物多样性,要有全流域思维、系统性思维,只有自我发展与协同发展一起发力,才能凝聚发展众智、形成保护合力。

记者手记:长江保护是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深层次上看,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就是让水生生物能舒适自由地在水道湖泊中栖息繁殖。近年来,十年禁捕落实、沿江企业搬迁、船舶航道优化、岸线环境整治等,让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还强调,“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奋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昔日美景一定会再现。

摘自2月2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