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长江之歌的中洋“声部”

2021-03-01 中洋报 963次浏览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流域法律,对保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新时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江苏中洋集团,作为中国现代渔业的领军企业,也是中国保护物种、生态生产早的觉醒者和践行者,既是长江保护法的促进者,也是维护者和受益者。

长江是世界七大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维护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屏障。长江鱼类品种300多种,一半左右为特有鱼类,其中有10余种重点保护品种,10余种过河口洄游性鱼类,远远超过其它流域。多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滥捕滥捞,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经济类鱼类资源接近枯竭,部分珍稀特有鱼类极度濒危或功能性灭绝。“母亲河”病了!需要修身养性。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以前,农业农村部等已经实施了长江流域暂定的十年禁捕,对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起到关键作用。而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更是保护长江,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的重大举措。

中洋集团从1988年开始进军黄海滩涂,发展现代渔业产业。触目惊心的长江鱼类资源的减少,让中洋人意识到,如果不在我们手上保护这些珍稀鱼类,它们将从我们手中消失,永不复见!保护之路异常艰难,是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中洋人前行。很早,中洋人就提出了保护自然、修复生态、延续物种多样性的理念。在实践中,中洋人创造性提出了开发性保护的产业化之路。通过产业开发,赋予物种保护以活力。1993年,中洋人开始接触河豚鱼这一长江珍稀鱼类,“十年磨一鱼”,陆续解决了人工繁殖、生态健康养殖、控毒无毒、规模生产。建成了世界上的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形成了涵盖上下游的完全产业链,把濒临灭绝的河豚鱼做成了颇有影响的产业。由此衍生拓展,对长江刀鱼、鲥鱼、中华鲟、扬子鳄等珍稀物种,再对国外有代表性的珍稀鱼类物种,形成了完整的开发性保护物种的理论体系、产业模式和示范经验。

中洋集团生态养殖、绿色渔业的做法,对中国现代渔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尤其对长江流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健康渔业有较好的前瞻探索,引发了党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视察中洋后说,看到了中洋渔业的方向。农业农村部历任领导、江苏省各级领导,中国农业水产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专家,都对中洋予以充分肯定。多次在中洋召开全国性观摩活动,邀请中洋到重要场合演讲介绍。应该说,中洋集团以民营企业的身份为国分忧、勇于担当,对中国物种保护和生态建设作出了贡献,为长江保护法的诞生起到了助推作用。

长江保护和禁捕客观上断绝了江鲜市场,然而,人们对江鲜的眷念还在,春汛的舌尖诱惑永远强烈。与此同时,保护长江的根本目的是生态优先的发展,禁捕下的渔业依然要健康发展。这些新课题已经为众多有识之士强烈关注。中洋的答案是,生态养殖、绿色渔业是大保护下发展的不二选择;中洋养殖的各类长江珍稀鱼类及开发品种是禁捕后弥补市场的强大后援。中洋人用自己的方式迎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千百年来,春天就这样召唤着萌动的气息。那么,请你来中洋,感受这里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盎然春意!          

 (宗兵)